8月15日,由我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示范点承办的“2023年全州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专题培训班”圆满结束。培训共计两期30天,分为 16个教学班级,共有60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培训承接以来,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示范点、大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任王艳霞全面统筹负责,语言文字专干李奕具体实施,普通话测评员孟玲丽提供教研指导,按照国家普通话考试内容,结合参训教师实际,精选授课内容,配强授课师资,明确培训任务,保障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公共教学部与教育学院的10位教师共赴培训地点开展专题培训。

培训采用“教师面授+自主练习+实训提升”的培训方式,不仅课程安排紧密,而且采用小班优化授课。依托普通话实训室为参训教师提供崭新载体,参训教师可利用人工智能语音诊断及测评功能,自动检测参培学员发音水准并生成语音发音报告,最大限度保证此次培训效果良好。同时,授课教师结合普通话水平不达标教师实际,全面细致地从声母、韵母、声调及普通话测试注意事项等方面为学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以规范标准的读法为范本,引领参训教师多读、多练,通过正确的示范纠正其语音缺陷和声调错误。

四海同音普通话,沟通和谐兴中华。此次培训不但为参训学员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搭建了良好平台,帮助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素养和应用水平,也为夯实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巩固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成效,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训以博职之力,贡献博职智慧,将有力推动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

手机版
公安网站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