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产业前沿,赋能乡村振兴:商学院举办“电商助农”基层科普活动
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0月11日,商学院组织电商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前往本地颇具代表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成功举办了以“电商技能实操”为主题的年度高校基层科普活动。此次活动将课堂理论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是商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创新探索。
活动当日,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教师们首先参观了现代化的冷水鱼养殖区、孵化车间及水处理系统,详细了解了冷水鱼从育苗、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流程。基地先进的养殖技术、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以及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给教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续的电商实操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

一、理论结合实践,电商技能现场“练兵”
在随后的实操环节中,活动摆脱了传统的讲座模式,直接将“课堂”搬进了生产基地。电商教研室的教师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该冷水鱼品牌为真实案例,围绕农产品电商运营的核心环节展开了现场教学与技能比拼。

内容创作与短视频直播: 教师们利用手机、稳定器等设备,在养殖池边、包装车间等真实场景中进行短视频拍摄与现场直播演练。他们从镜头语言、脚本撰写、产品卖点提炼到与“线上观众”互动,全方位模拟了电商直播的完整流程,为如何利用新媒体讲好品牌故事、吸引消费者提供了生动示范。
品牌包装与视觉设计: 针对冷水鱼产品的特性,教师们就线上店铺的视觉设计、产品详情页优化、包装设计如何体现产品高端品质与生态价值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现场讨论与创意碰撞。
数据分析与营销策划: 结合电商平台的数据逻辑,教师们分析了生鲜农产品类的用户画像与消费趋势,并为该基地量身定制了多套初步的线上营销策划方案,包括节庆促销、社群团购等,展现了电商赋能传统农业的无限潜力。
二、深化经验总结,探索科普育人新模式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技能实操,更为高校基层科普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
一是精准对接需求是前提。 活动紧密结合了地方冷水鱼产业寻求线上突破的发展需求,以及师生提升实战能力的教学需求,确保了科普内容“有的放矢”,富有生命力。
二是创新形式载体是关键。 告别“纸上谈兵”,采用沉浸式、互动式的现场实操,极大激发了参与教师的兴趣与创造力,显著提升了科普活动的实效性与感染力。
三是整合多方资源是保障。 有效融合了校内的师资、课程智慧与校外的产业基地、市场资源,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为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商学院院长助理李悦在总结中表示:“在冷水鱼基地举办的这次活动,是一次成功且有益的改革尝试。它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养,也为学院创新科普工作模式、服务地方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职教智慧和力量。”
冷水鱼基地负责人对活动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专家老师们带来的不仅是新的销售思路,更是全新的互联网思维。他们用专业的电商技能,为我们产品的市场推广打开了新视野,让我们对线上品牌的打造充满了信心。”
学校地址:新疆博乐市塞里木湖路14号
邮编: 833400
党政办: (0909)
2327731 2327980 (传真)
招生就业工作处:
(0909) 2328590 2328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