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蒙古语意为“青色的草原”。如今,生于斯、长于斯的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在自治州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正如一匹随风昂首的骏马,迎着灿烂朝阳,疾驰在这美丽而迷人的青色草原之上,奔向职业教育更高的高原。
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传承的“高职新兵”
2017年3月1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同年5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备案。从此,新疆高职院校大家庭又添一名新兵。
虽然是一名高职院校的新兵,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却有着40多年的办学历史,而且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助推了博州中职实现跨越发展,为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迈出了关键一步。
翻开学院发展史,每一页都写满了博职院人的拼搏和奋斗故事——经过8年的奋力拼搏和不懈奋斗,在南城戈壁荒滩上建成一所高水准现代化高职学院,实现了博州几代教育人举办大学的梦想。
2017年3月1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
这一天,博州职业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跨入了新时代。
改革创新让学院在更高起点迈出新步伐
作为自治州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以来,在自治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学院党委坚持“团结奋进、厚积薄发、开拓创新、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紧紧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不断推动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实现了飞速发展。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校中厂、厂中校”建设,紧紧围绕自治州“口岸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三大经济发展,着力打造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护理专业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根据三个重点建设专业的特点和服务对象岗位的差异,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三个重点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了23门课程教学资源库与21部工学结合特色教材,13个实训室以及24个实训基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且也带动了学校其他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转型发展。
学院秉承“围着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办好产业促就业”的理念,构建起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机制,先后与博州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形成了“厂中校、校中厂”的办学格局。校企合作建成了“一体”、“三合”、“四双”特色,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鄂博联手谱写高技能人才培养“大文章”
鄂博联手,协力打造博州湖北职教园,谱写高技能人才培养“大文章”。几年来,学院依托湖北职业教育援疆优势,在推进自治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鄂博共建打造博州职业教育品牌。
在鄂博两地政府共同主导下,由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湖北省相关职业院校和博州企业组建博州湖北职教园,实现了湖北一所职业院校对口支援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一个重点专业建设的目标。经过探索实践,创新了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及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学院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借助援疆优势,促进湖北优质职教资源惠及边疆各族学生。
湖北省职教援疆以来,先后有40余所湖北省本科和高职院校选派20批250余人次长短期援疆教师到学院开展支教工作。这些援疆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与本校教师结成对子,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带徒”帮带关系,传授新思想新观念、好经验好方法,有效促进了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鄂博联手推动了地处边疆的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跨越式发展。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红红火火。2014年以来,学院先后被自治区评为“自治区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第八批省市援疆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被命名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巍巍天山,莽莽昆仑,见证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的蜕变和发展。面向未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工作总目标,牢牢抓住自治州的区位优势、口岸优势、综保区优势、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生态环境优良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技能人才,为学院的腾飞谱写新篇章、为博州的发展再创新辉煌。
青色草原上奔驰的骏马
——记奋进中的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
博尔塔拉,蒙古语意为“青色的草原”。如今,生于斯、长于斯的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在自治州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正如一匹随风昂首的骏马,迎着灿烂朝阳,疾驰在这美丽而迷人的青色草原之上,奔向职业教育更高的高原。
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传承的“高职新兵”
2017年3月1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同年5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备案。从此,新疆高职院校大家庭又添一名新兵。
虽然是一名高职院校的新兵,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却有着40多年的办学历史,而且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助推了博州中职实现跨越发展,为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迈出了关键一步。
翻开学院发展史,每一页都写满了博职院人的拼搏和奋斗故事——经过8年的奋力拼搏和不懈奋斗,在南城戈壁荒滩上建成一所高水准现代化高职学院,实现了博州几代教育人举办大学的梦想。
2017年3月1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
这一天,博州职业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跨入了新时代。
改革创新让学院在更高起点迈出新步伐
作为自治州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以来,在自治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学院党委坚持“团结奋进、厚积薄发、开拓创新、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紧紧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不断推动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实现了飞速发展。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校中厂、厂中校”建设,紧紧围绕自治州“口岸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三大经济发展,着力打造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护理专业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根据三个重点建设专业的特点和服务对象岗位的差异,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三个重点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了23门课程教学资源库与21部工学结合特色教材,13个实训室以及24个实训基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且也带动了学校其他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转型发展。
学院秉承“围着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办好产业促就业”的理念,构建起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机制,先后与博州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形成了“厂中校、校中厂”的办学格局。校企合作建成了“一体”、“三合”、“四双”特色,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鄂博联手谱写高技能人才培养“大文章”
鄂博联手,协力打造博州湖北职教园,谱写高技能人才培养“大文章”。几年来,学院依托湖北职业教育援疆优势,在推进自治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鄂博共建打造博州职业教育品牌。
在鄂博两地政府共同主导下,由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湖北省相关职业院校和博州企业组建博州湖北职教园,实现了湖北一所职业院校对口支援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一个重点专业建设的目标。经过探索实践,创新了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及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学院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借助援疆优势,促进湖北优质职教资源惠及边疆各族学生。
湖北省职教援疆以来,先后有40余所湖北省本科和高职院校选派20批250余人次长短期援疆教师到学院开展支教工作。这些援疆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与本校教师结成对子,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带徒”帮带关系,传授新思想新观念、好经验好方法,有效促进了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鄂博联手推动了地处边疆的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跨越式发展。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红红火火。2014年以来,学院先后被自治区评为“自治区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第八批省市援疆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被命名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巍巍天山,莽莽昆仑,见证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的蜕变和发展。面向未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工作总目标,牢牢抓住自治州的区位优势、口岸优势、综保区优势、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生态环境优良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技能人才,为学院的腾飞谱写新篇章、为博州的发展再创新辉煌。